公共管理空大版


一、政治與公共行政二分:古德諾、懷特
二、公共行政即政治學:亨利
三、公共行政即管理學:馬許金、包茲門

公共管理三核心:
1
、政策管理(policy management)
2
、資源管理(resource management)
3
、方案管理(program management)

胡德(Hood,1991)公共管理七特質:
授權專業、衡量績效、結果導向、分權觀念、競爭機制、私人企業管理、重紀律節約。
剛恩(A.Gunn,1988)
介於企業管理與公共行政之間的第三條路(third way)

政策分析、財務管理、人力資源管理、資訊管理、對外關係等科技整合與運用及計劃、分配、行銷、生產力、熱忱、協調。

公共管理是在在科學與藝術間求取平衡的政策分析與管理。
P
途徑;B途徑:TQM,BOT,
績效評鑑、資訊管理

Bozeman
重視實務經驗
關切外部政治因素的影響
重視管理策略的擬訂與執行

英國1979 小政府、民營化
1988
柴契爾 續階計劃
(Next Step Program)
1990
梅傑 續階計劃、服務品質競賽、解除管制方案

美國1993 柯林頓
全國績效評鑑委員會(NPR)
高爾報告書:刪減繁文縟節、顧客第一、授權員工與追求成果、撙節成本提高效能

我國政府再造:組織再造、人力及服務再造、法制再造。
鬆綁、彈性、精簡。

杜拉克(Drucker,1980)
行政績效低落之因:1.目標崇高而模糊,2.缺乏先後順序, 3.動員資源能力問題,4. 獨斷式造成資源浪費,5.成果未能評估,6.不放棄過時無效之計畫。

企業家精神:能轉移低產的經濟資、源至較高生產力的領域,並獲得較大收穫。

創新:藉由發明,更藉由未經試驗的技術可能性或開發新的原料供應來源、新的產品通路、產業重組等方式,改革或全盤打破現有的生產模式,以產生全新產品,或應用新方法生產舊產品。

企業性政府內涵:觸媒性政府、競爭性政府、任務導向政府、結果導向政府、顧客導向政府、有企業心政府、分權化政府、隸屬社區政府、預防性政府、市場導向政府。


企業性政府:政府應用新的方法來處置有限的資源,達到最大生產力的效能與效率。

再造:公共系統及組織基本性轉型,藉建構組織效果、效率、適應性及能力的劇烈增加達到系統創新的目標。此轉型必須經由系統及組織目的、誘因、課責、權力結構與文化等面向變革得以完成。

企業性政府特質:
1.
重視成本效益關係
2.
重視績效評估
3.
對執行者授權與課責
4.
重視選擇與競爭
5.
主張創新與改革
6.
主張法令鬆綁
7.
主張顧客導向

企業性政府設計策略:
催化型、社區導向、競爭性、任務導向、績效導向、顧客導
向、開創進取性、前瞻性、分權式、市場導向。

企業性政府限制
一、誘因結構的差異
二、主觀意志論的限制
三、對私部門企業管理的迷信
四、創先與彈性的風險

世界各國政府再造的策略:
一、顧客導向的文化,
二、精簡組織與人事,
三、分權,
四、民營化,
五、績效管理,
六、常任文官領導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日增。

我國政府再造的瓶頸:
一、憲政體制的難題,
二、組織再造的困境,
三、建立績效獎懲制度的阻力

國際形勢趨勢:
一、國與國分界日愈模糊;
二、政經領域分界日愈不清楚;
三、公私部門及非營利組織分界日愈含糊。

政府再造5C策略:
核心策略:正確政策與施政方針
後效策略:公平客觀的績效獎酬
顧客策略:選擇權與品質保證
控制策略:績效責任、賦權社群
文化策略:改變思維習慣

公共組織最適化的策略:
一、民營化;
(
).委外化(contract-out)
(
).收費服務(contract-i)
二、成立行政法人。

公共組織最適化策略目標:
一、經濟效率;二、效能;三、政治可責性與控制;四、公眾參與決策過程;五、專業自主性;六、安全與可靠;七、服務提供與管制的平等;八、政治效力。

策略規劃途徑:
一、發展初步共識;
二、確認組織法規及使命;
三、SWOT分析;
四、確認組織面臨的策略議題;
五、策略的形成;
六、描繪成功願景。

一、流程再造;
二、全面品質管理;
三、標竿及績效管理;
企業行政府、再造政府、策略規劃、團隊管理、民營化

流程再造:基本的、劇烈的、顯著的、流程
一、不等於自動化;
二、不是組織結構重整或精簡;
三、不是全面品質管理;
四、不是一種風尚。
具體作法:
一、下令改變;
二、組合流程再造的團隊;
三、瞭解現行流程及顧客期望;
四、發明新工作流程;
五、建構新流程;
六、推銷新流程。
利益及步驟:
一、勾畫現有工作流程;
二、根據最後結果找出最佳流程
三、摘星計畫;
四、一切從歸零開始;
減少時間、降低成本、提高生產力、提昇產品及服務品質。

TQM
一、以顧問為主的傳統途徑;
二、方案導向的TQM
專注、參與、溝通、速度及訓練、試辦、變革、現行基礎
利益:
一、提昇員工工作士氣;
二、高品質工作及低生產成本;
三、提高顧客滿意度;
四、為公部門帶來生存與發展;
五、提昇員工素質;
六、增加員工參與決策的機會。

標竿(Benchmark):尋求達成卓越表現所需要的最佳經營方法、創新概念及高效率操作程序的一套系統的過程。
有效標竿:
一、正確規劃;
二、設定目標;
三、持續不斷的投入與承諾。

•“
績效評估的意義含效率效能
一、績效評估作為一種誘因機制;
二、績效評估作為一種管理工具;
績效評估、績效衡量、績效追蹤。

目標管理包含三要素:
一、目標設定(goal setting)
二、參與(participate)
三、回饋(feedback)

組織績效評估位階:
績效指標
設定組織目標
組織任務
績效評鑑

建構政府績效管理指標面向:
一、財務管理
二、人力資源管理
三、資訊技術管理
四、資本管理
五、成果管理

績效指標 PIS
• 1.
影響變項
• (
所有權、交易、競爭)
• 2.
建構模式
• (
輸入-過程-輸出-結果)
• 3.
設計績效指標注意事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