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天才作家的確存在,可惜卻如鳳毛麟角,大部分人都必須從頭摸索而來,不知道你發現沒有,成功者總是先思考而後行動,不會一頭栽進去,再去煩惱如何收拾殘局,就像孫子兵法告誡我們的,不可做了再想,「臨陣上場,見招拆招」,通常沒有好結果。

寫作也一樣,除了「埋頭苦幹」外,也得「抬頭看看」其他人怎麼做,有什麼撇步沒有?要怎樣修習這門課程,才能展現令人激賞的成績?

曾在一個廣播節目中聽到作家侯文詠說,若要練習寫作,沒有別的訣竅,就是不斷地寫,不必想什麼章法和規矩,一直寫,一直練習就對了;吳淡如也說過類似的話,她說不管再忙,總會規定自己每天寫五千字;九把刀的執行力更是驚人,據說他最快的時候,一天可以寫超過八千字,平均數量大約一天五千字。

原來「苦練」也是一種祕訣,這讓我想起以前讀過王獻之曾用一缸子水磨墨苦練寫字、終成知名書法家的故事,總之,不下功夫成不了氣候,揮汗耕耘,果然展現不一樣的收穫。

詩人余光中說,他其實也沒有祕訣,靈感是很神秘的東西,靈感多的人就是天才,不過他自己的體會是,「靈感不會拜訪懶惰的人」,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、漫不經心,絕對得不到靈感。

沒錯,許多作家、藝術家憑藉著閱讀、旅行來補充新知、收集資料、得到觸發,甚至湧現創作的題材,譬如張曼娟就說,當她碰到創作瓶頸的時候,她會藉由閱讀古典文學來重新得到靈感;而能在同一時間內寫七本書的李欣頻則是每年旅行三個月。

透過閱讀高超而純熟的作品,或者飽覽奇兀秀美的風光,都足以作為腦袋充電的泉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