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農夫給女兒的投資信:何時賣股
如果你擁有的是好公司,並且是分散買進,那麼就不要將股票輕易賣出。你要去了結獲利,或是跌了要去停損,你是在計算價格,那又回到價差的老路了。
你因為股價漲了,很想實現利潤,但是那個企業經營比你好,一直在賺錢,如果我是這家公司的股東,我可以永遠抱著不賣的心情。
這樣的好股票,要賣,我只有2個原因:
1. 公司變壞了
2. 我有資金需求
所以,賣股票絕對不是你說的大盤或股票跌了還是漲了,這一點是在我長期領了股利後才發現到。以前我的股票都是賣得太早,現在我有這些好股票這麼久了,我不賣!
在老農夫的觀念裡,好股票最好不要賣。只是他也知道,剛開始存股的人,對股市或股票還不夠熟悉,很容易受市場消息、指數和個股漲跌影響,就像今年台股從3月大跌至今,他看到周邊原本要存股的朋友,又開始動搖,想賣股票了。
這就是他要求女兒定期定量買的原因,「存股新手,最需要的練習,就是不賣。」老農夫說。要賣股,只有在兩個情況下,就是「有資金需求」或「公司變壞」。
操作心法
手中持有的股票,是否要賣股或換股,可依照以下2種情況:
情況1》公司有變化先停買 再惡化就全賣
公司的經營變化,可透過財務報表中的營收、毛利率、每股盈餘(EPS)、股利等看出端倪,這是老農夫要求女兒學習看財報的原因。在看財報時,長期追蹤產業及企業財報的蔡海茲建議,最好把過去3∼5年的數據列出來,可以看到這家公司在上升趨勢或是正出現衰退跡象。如果一家公司出現以下3種情況,就要考慮賣出:
1.連續2年不發放股利:老農夫表示,如果突然有一年沒發股利,就開始提高警覺,連續2年不發股利,就按月慢慢賣光。
2.經營者誠信有問題:例如持續的現金流出、舉債過度,或有商業侵權訴訟等,老農夫就會暫停買進。像他原本持有中鼎,旗下子公司2011年1月遭檢調搜索,即使這子公司占中鼎營收比重不高,他還是停止買進, 但繼續領息,原本配置的資金就換股操作。
3.毛利率連續2∼3季衰退:蔡海茲補充, 毛利率很重要,因為這攸關一家公司獲利表現的領先指標。他特別提醒,即使公司營收、EPS成長,若毛利率連續2∼3季衰退, 他就先停買;當情況持續一年沒改善,甚至出現虧損,最好就賣掉這一檔的全部持股。
情況2》有資金需求 先賣一部分漲多的股票
股神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曾說,好的股票他希望永遠不要賣,但如果他有更想買的標的,就會處分手中一部分的股票,以買進新標的。當有資金需求時,又該怎麼賣股票?老農夫與專家提供以下3種評判方式:
1.殖利率在4%以下:通常殖利率下滑是因為股價漲高了,當持有的好股,殖利率從買進時的6%跌到4%以下時,而老農夫又有資金需求,就會考慮賣出這類股票,在未來股價降低時再買進,可降低平均成本。賣股換得的資金,若是為了存新的股票,就要選殖利率6%以上的好股,拉高整體組合的殖利率。
2.本益比20倍以上:為確保沒有賣錯好股,蔡海茲偏好增加本益比做為觀察是否賣股的指標,在股利仍保持原來水準的條件下,他建議2步驟做法:①本益比>15倍, 股價偏貴,可先暫停買進;②本益比>20 倍,股價超貴,可賣掉部分股票換出資金。
3.大盤指數8,000點以上:對於資金有限的投資人,如果希望加速存到更多股票, 資深操盤手黃嘉斌有一個比較積極的建議。他認為,定期定量買而不賣,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產生複利效果,也很容易中途放棄,所以可以搭配大盤指數做買進和賣出的循環操作,讓資金運用的效益變大,財富也會明顯增加:①大盤指數在8,000點以上時,停止存股,隨著指數上漲逐步賣出;②指數拉到20年線以下,約6,500點左右,再開始往下逐步買股。
財子學堂投資部副總經理林成蔭也指出, 大盤到8,000、9,000點以上,存股成本高,風險更大,最好就暫停存股,甚至先賣出持股為宜。
而賣出的方法,黃嘉斌進一步提醒,通常指數在8,000點以上的時間不會非常長, 所以賣的速度要比買的快,例如存股是一個月存一次,賣的時候就要2個月賣3次。在6,500點以下買、8,000點以上賣,中間等待的循環操作下,「你就可以從一張一張存,在下一次變成5張5張的存,因為你的資金愈變愈多了!」